標準詳情
一、標準的基本信息
GB 30509-2014《車輛及部件識別標記》于2014年2月19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zhì)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fā)布,2014年12月1日正式實施。該標準由工業(yè)和信息化部主管,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英文標準名為“Identification for passenger cars and their parts”,國際標準分類號為43.020。主要起草人包括朱彤、耿磊、龔標等,起草單位涵蓋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等多家單位。
二、標準內(nèi)容
該標準規(guī)定了在乘用車主要部件上標示車輛及部件識別標記的要求,適用于M1類車。車輛及部件識別標記的標識信息應為符合GB 16735規(guī)定的車輛識別代號(VIN)或具有可追溯性、唯一性并與車輛VIN一一對應的零部件(或總成)編號。乘用車應在行李艙的易見部位標示車輛及部件識別標記,在變速器或驅(qū)動電機上也需標示相應識別標記。此外,車輛還應至少有一處電子控制單元不可改變地記錄車輛及部件識別標記信息。
三、標準應用場景
在車輛制造環(huán)節(jié),汽車制造商需按照標準要求,在車輛主要部件上準確標示識別標記,確保車輛身份信息的可追溯性。零部件供應商也需為所供應的關鍵零部件標示唯一識別編號,與車輛VIN對應,便于在后續(xù)維修、召回等過程中快速定位問題零部件批次。在車輛銷售與售后服務中,經(jīng)銷商可通過識別標記核實車輛配置及零部件真?zhèn)?,為消費者提供準確的車輛信息。維修企業(yè)則依據(jù)這些標記快速獲取適配的維修配件,提高維修效率。在二手車交易市場,明確的車輛及部件識別標記有助于評估車輛的真實車況和維修歷史,保障交易雙方的權益。交通管理部門在車輛登記、年檢等環(huán)節(jié),可借助識別標記核實車輛信息,打擊非法改裝和拼裝車輛,維護道路交通安全秩序。
四、總結
GB 30509-2014《車輛及部件識別標記》為車輛及零部件的身份識別提供了規(guī)范化的技術依據(jù),有效增強了車輛的可追溯性和管理效率。它的實施不僅有助于保障消費者權益,提升汽車行業(yè)的整體質(zhì)量和服務水平,還對加強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推動汽車產(chǎn)業(yè)健康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